2015年11月6日,公司有幸邀请到中国工程院院士金涌教授、台湾东海大学副董事长巢志成教授以及清华大学胡山鹰教授在图书馆报告厅举办了一场主题为“创新驱动与循环发展”的讲座。张烨经理在会上致辞,向三位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她指出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五大发展,创新发展为其中重要的部分,相信三位专家的深入讲解,能启发广大师生的创新思维,提升创新能力。讲座由系主任郗永勤教授主持,各院系领导和全院师生代表聆听了本次讲座。
一、金涌院士——创新能力的养成
首先开讲的是中国工程院院士金涌教授,他的报告主题为“创新能力的养成”。他认为经济实力、国防实力、民族凝聚力、综合国力的竞争最终决定于科技水平、人才素质以及创新能力的竞争,当今社会科研创新能力是未来国际竞争的主要体现。金教授从认知过程和思维过程的三次变革入手,通过生动的案例深入浅出地介绍亚里士多德的演绎法、培根的归纳法和爱因斯坦的直觉法,金教授强调国力的竞争最终不决定于财富而是取决于一个国家的科研技术。一流的技术光靠市场是不行的,还必须要有创新精神。
金教授指出老员工在学习创新能力的过程中应注意的方面,首先,创造性成果不等于高资源占有,创新是以新方式应用知识解决当今社会所亟待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创造能力与年龄无关,不要歧视年龄小的人的创造能力;再次,创新并不一定需要昂贵的设备,它所需要的是思想表达。
最后,金涌教授还通过奥巴马提出的加大科技创新力量思想来强调如今各国对科技创新的重视性,并希望所有老员工能积极培养创新能力和学习创新精神。
二、巢志成教授——如何推动循环经济发展与永续创新
巢志成教授目前担任台湾东海大学副董事长且在加拿大研学多年,对目前国内外循环经济发展有着深入的了解与思考。他主要致力于高校教育推动循环经济的策略与实践,以及永续创新跨越合作的研究。
巢教授分析了当前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面临的现实问题,指出二氧化碳的过度排放、臭氧层的破坏都使世界处于危难之中。人类应该通过改变整体的思维和生活方式,如经济活动的转折、生活方式的转变、环境准则的提升以及管理典范的转折等来改变世界的现状。
对于解决当前严峻的环境问题,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路径,巢教授提出了提升资源效率、确保健康安全、外部成本内部化三点方案。他认为只有做到了这三点才有可能真正实现创新教育的永续发展。对于如何实现永续创新的策略问题上时巢教授也提出了三点:1、延伸博雅教育、深化绿色永续学业;2、将博雅教育扩充至学程;3、培养并发现员工的创新能力。他认为,博雅教育不仅能开发员工的思维能力还有助于达到永续创新的目的。
三、胡山鹰教授——循环经济在创新工程中的重要性
胡山鹰教授从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十二五循环经济的主要工作、重要的创新工程三个方面介绍循环经济在创新工程中的重要性。
在循环经济涵义中他指出了“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三大原则。并以三种体制下工业生态模式影响因素的综合比较向大家展示了十一五循环经济的主要工作以及成果。面对循环型农业、服务业体系的对比与优异他认为现代农业与绿色化工集成的创新工程是当今社会想要达到创新目的必不可少的内容。
胡教授强调循环经济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产业通过推动社会绿色发展实现转型升级,需要创新产业模式、产品和技术。他希望大家能从衣食住行等角度去思考如何有效做到真正的循环经济。他衷心希望大家能成为国家所需的创新型人才!
最后郗永勤教授上台总结发言,对三位专家为阳光师生带来前沿的理论和精辟的学术分析,表示了由衷的感谢。广大师生对于三位专家的精彩报告给予了热烈的掌声。

(图一:系主任主持会议)

(图二:经理致欢迎辞)

(图三:金涌教授作<创新能力的养成>专题报告)

(图四:巢志成教授作<如何推动循环经济发展与永续创新>报告)

(图五:胡山鹰教授作<循环经济在创新工程中的重要性>报告)

(图六:报告会现场)

(图七:与会嘉宾合影留恋)